智能手环心率达200华为智能手环8性价比捅破天拳击素材照片拳击视频ko集锦
1924年巴黎奥运会,有很多开创性的做法,如首次引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首次引入奥运村的概念……同时,这届奥运会也涌现了多位传奇巨星,如芬兰田径运动员努尔米,当时他史无前例地在单届奥运会夺得五枚金牌。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届奥运会最大的明星,或许是一位英国奥运冠军——不仅因为他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冠军、他的奥运故事改编的电影《烈火战车》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更因为他生于中国、逝于中国,把一生献给了中国。
他叫埃里克·利迪尔,中文名李爱锐。如今,在天津市体育博物馆里,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李爱锐的生平和传奇。
1902年,李爱锐出生于中国天津,其父母均为苏格兰人。5岁的时候,李爱锐回到苏格兰接受教育,他自小便展现出良好的体育天赋,在学校的跑步比赛中总是名列前茅。他还先后成为学校橄榄球队队长、板球队队长。1920年,李爱锐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他的体育天赋更加凸显,多次在苏格兰甚至全英国的田径比赛中获得短跑冠军。
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李爱锐是100米跑金牌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然而提前公布的奥运赛程显示,男子100米和4×100米接力的比赛日期与他的宗教信仰活动相冲突,因此他决定放弃这两项比赛,转而参加男子200米和400米。这一决定当时招致不少非议,毕竟他并不擅长这两项比赛,而且留给他的备战时间只有几个月。
但李爱锐最终成功了,他不仅获得了男子200米铜牌,更是以47秒06的成绩打破了男子400米的世界纪录。
鲜花、掌声、荣誉随之而来。然而李爱锐又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在拿到爱丁堡大学的理学学位后,他在23岁这一运动生涯的巅峰时刻,回到出生地天津并定居在这里。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馆员赵彦分析认为,李爱锐回到天津,一方面是家庭原因,他的父母一直在天津,他希望家人团聚;另一个原因则是他的价值选择,他觉得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只有在中国才会更有价值。正如李爱锐曾说过的一段话: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虽然好像都站在同一条跑道上,但每个人所做的事又是不同的,因此,生命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回到天津的李爱锐在一所中学当起了理科和体育教师。他教授化学、数学,更培养体育人才,传播奥运火种。在他的努力下,学校组建了足球队、篮球队、棒球队、乒乓球队、网球队、排球队等,成为当时天津体育运动最普及、水平最高的中学。
在天津,李爱锐还被誉为“民园之父”。作为当时天津最知名的体育场,民园体育场在1925年翻修改造时,李爱锐参照英国斯坦福桥球场的设计图纸,对其跑道结构、灯光设备、看台层次等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最终使得改造后的民园体育场成为当时亚洲最好的体育场之一。
1929年,民园体育场举行了一场颇受关注的“万国田径赛”,李爱锐在男子500米决赛中击败了德国田径名将奥托·费尔萨,夺得了平生的最后一块金牌。
1934年,32岁的李爱锐在天津与加拿大姑娘弗·麦肯齐结为伉俪,之后生下两个女儿。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破坏了世界上无数美好的家庭。亲历了战争的无情和残酷,李爱锐在1941年将怀孕的妻子和孩子们送回加拿大,自己则继续留在天津,参与救治伤兵和接济难民。1943年,李爱锐被日军拘捕,囚禁在潍县(今潍坊)集中营。
在集中营里,李爱锐为年轻人教授科学、组织体育活动,以乐观的心态感染难友。然而长期的囚禁生活和营养不良,还是让他的健康大为受损。1945年初,李爱锐因脑瘤不治走完了他43载短暂的人生旅程。
1988年,李爱锐墓地纪念碑在潍坊揭幕,纪念碑由产自他的家乡苏格兰的马尔岛花岗石制成,镌刻有中英文碑文,正面是:“他们应可振翅高飞,为展翼的雄鹰;他们应可竞跑向前,永远不言疲劳。”
李爱锐的故事和传奇一直被世人传颂,世界各地的人慕名来到天津,追寻李爱锐的足迹。今年,在他巴黎奥运会夺金100周年之际,多地举办了李爱锐纪念展。
苏格兰政府驻华代表柯春娜说,李爱锐是苏格兰人民的英雄和偶像,也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之所以被铭记,除了他是奥运冠军、有杰出的体育成就之外,还在于他的激情、正直、同理心,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社会的爱。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馆长刘建斌认为,李爱锐无论身份和环境怎么变化,他的内心一以贯之——坚持和实践着他朴素的信仰,追求生命的意义。这种精神和力量穿越时空,给人启迪。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本报讯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2024年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工作的部署要求,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详细]
□纪春艳由于老年期生理和心理、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变化,老年人适应力减退,更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与慢性病...[详细]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王舒颜来卫东近年来,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丰富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策略,有效提...[详细]
大众日报记者董方舟10月9日至12日,省政协开展2024年“政协工作齐鲁行”采访报道活动,在菏泽市、济宁市围绕市县政协工作及“五大平台”建...[详细]
本报记者董若义通讯员李健秦冰泰安报道今年以来,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把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开展城...[详细]
本报讯日前,山东省滕州市纪检监察干部来到滨湖镇某村,开展监督检查“回头看”,了解煤矿塌陷补偿款发放情况。”此前,滕州市纪委监委在核...[详细]
本报讯“受到处分后思想压力很大,多亏组织及时给我关心鼓励,让我打开心结,重新调整状态投身工作。”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山东省东营市垦...[详细]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临沂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课程为本、团队托举、赛事锤炼”的理念,不断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详细]
新学期刚开学,山东省龙口市教体局教育装备与技术研究中心收到了学生小杨的家长送来的一面写有“丹心育桃李,松烟绘人生”的锦旗。一件“小...[详细]
近日,《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新时代,走好助...[详细]
有一群中国航空人不仅造飞机,还专门研究气球和飞艇——一种不同于飞机的特种航空器,它有着既浪漫又颇具科幻色彩的专业名称,叫作浮空器。...[详细]
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纪念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组织开展“红领巾爱祖国”主题活动,带领各地少先队员在主题队课、入队...[详细]
今年暑期,北京90余所高校的1.5万余支团队奔赴祖国各地,投身于支教、调研、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在线下科普讲座中,...[详细]
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跨界融合 创“艺”无限 创造新时代的电视艺术精品
直击中国广播电视精品盛典彩排现场!10月11日晚19:30 相约不见不散
济南发布房地产7条政策:商贷不再区分首套、二套 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15%
周乃翔率山东省代表团访问新加坡 共享发展机遇 深化合作共赢 携手推动鲁新交流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直播问政 狠抓落实】《问政山东》播出第178期 省交通运输厅接受现场问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